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德甲劲旅保级队阵容”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不算豪门,豪门定义一般是有历史底蕴,同样至少有较长时间具备大洲比赛竞争力,那不勒斯一直没有这个基础,老马去之前只不过是个保级球队。
但在老马在的时候是冠军有力争夺者(甚至夺冠)
因此是劲旅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历史概述
1963-64至1967-68赛季
这是德甲的初创时期,联赛大体呈现群雄争霸的状态,5个赛季产生了5个不同的冠军,汉堡队的标志性人物乌韦·席勒获得了德甲第一个金靴。不过,1965年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同时升入德甲,为后面几年的双雄争霸埋下了伏笔。
1968-69至1976-77赛季
这是德甲第一个巅峰期。拥有贝肯鲍尔、盖德-穆勒、迈耶尔、施瓦岑贝克、布吕特纳、赫内斯的拜仁与拥有内策尔、福格茨、海因克斯、西蒙森、邦霍夫、施蒂利克的门兴格拉德巴赫上演了双雄争霸的好戏,包揽了此期间的全部9个联赛冠军,其中门兴获得5个,拜仁获得4个。此外,门兴在1970、1971年连续两次夺冠成为德甲第一个卫冕者,拜仁在1972-1974年的三连霸也创造了德甲第一,不过门兴随后也在1975-1977年实现了三连霸的伟业——这使其它球队在这段时期更像是双雄的陪衬。
1977-78至1982-83赛季
此阶段的主旋律依然是双雄争霸,不过主角之一由门兴变为了汉堡。拜仁和汉堡形成“南北争霸”的格局,包揽了这期间6个联赛冠军中的5个,特别是汉堡队在后五个赛季中都保持在联赛前两名,非常难得;鲁梅尼格和凯文-基冈两位金球奖得主是双方的代表性球员。另外一只不容忽视的球队是科隆,他们在1977-78赛季以净胜球优势终结了门兴四连冠的希望拿到冠军,并且在80年代他们的表现也都不错,贡献了托尼-舒马赫、阿洛夫斯、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等国脚。
1983-84至1989-90赛季
随着门兴、汉堡等队的逐渐衰落,拜仁的霸主地位开始变得难以憾动,1980年代最后7座联赛冠军由拜仁独享了5座。这段时间有能力挑战拜仁的是斯图加特、不莱梅与科隆,前两者各抢到一次冠军,后两者则各拿下两次亚军,不过它们的阵容和财力与拜仁比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1990-91至1995-96赛季
由于前东德的并入,在1991-92赛季德甲首次拥有了20只球队,完成了38轮的比赛,这也是德甲至今唯一一个拥有20只球队的赛季。这期间拜仁的表现有些波动,总体并不太理想,仅获得1次联赛冠军,教练更迭频繁;表现更突出的是多特蒙德队,在1994-95和1995-96赛季实现了两连冠,从阵容上看也像门兴、汉堡一样堪称拜仁旗鼓相当的对手,队内的德国国脚人数还超过了拜仁。另外像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球队也有精彩的表现,尤其是斯图加特的由埃尔伯、博比奇和巴拉科夫组成的“铁三角”名动海内外。
1996-97至2001-02赛季
首先值得书写的是凯泽斯劳滕,他们创造当年升级当年夺冠的奇迹,令人惊叹!之后几个赛季勒沃库森成为最让人关注的球队,很多个赛季他们的表现看上去都可以结束拜仁的夺冠梦想,但每一次都不幸的失败了。2001-02赛季则是多特蒙德的疯狂,多达1亿马克以上的投入加上运气拿回了一座联赛冠军,但留下的后遗症持续了几年,使球队跌入中游水平。
2002-03至2011-12赛季
这期间,除了2003-04赛季的不莱梅以令人信服的表现压倒拜仁夺冠外,其它几次冠军旁落更多是由于拜仁自身的原因。诸如沙尔克04等劲旅虽然也有表现出色的时候,但总是不够稳定,难以对拜仁构成真正的威胁。按照这样的格局发展下去,拜仁对德甲冠军的垄断难以打破。但多特蒙德靠着一批年轻球员,对拜仁造成致命威胁,而赛季拜仁的后防令人堪忧,尽管拜仁有众多攻击好手,也难以抵挡多特蒙德的青春风暴,让多特蒙德夺走2010/2011赛季的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11/2012赛季,多特蒙德在开局不利落后拜仁8分的情况下,硬是凭借连续28轮不败的单赛季纪录成功卫冕。
最强冠军
拜仁慕尼黑已经创德甲历史纪录的提前6轮提前锁定德甲冠军,球队势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欧冠赛场之中。拜仁球迷也期待,在2000-2001赛季后,球队可以重新登上欧洲之巅,甚至书写史无前例的“三冠王”历史。
(1969-1977年)
1970年代初,时任奥芬巴赫踢球者主席的霍斯特-格雷戈里奥·卡内拉斯在1971年6月6日揭露了震惊德甲的贿赂丑闻。由于在积分制的保级战比赛被操纵,使红白奥伯豪森和比勒费尔德得以成功留在德甲。德国足协在首席检察官汉斯·金德曼(Hans Kindermann)的调查中发现,1970-71赛季的最后8轮赛事中共有18场比赛受到操纵,并就此对涉案的52名球员、2名教练和6名球队官员进行了处罚。然而,由于涉及的面广队多,影响到复杂的比赛结果,6支涉案球队最后只有比勒费尔德和奥芬巴赫踢球者被吊销德甲参赛许可。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德甲联赛的声誉跌至谷底。观众通过拒绝入场的方式以惩罚球队。尽管观众人数自1965-66赛季以来便已持续下降,但最显著的还是从1970-71赛季的630万人次下降至1971-72赛季的540万人次,1972-73赛季则达到最低点,录得500万人次,平均每场比赛仅为16,372人。除了丑闻的影响,在当时还有其它的原因的造成观众减少,其中包括体育场缺乏舒适性以及电视覆盖率的增加。唯有通过德国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契机,许多体育场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尤其是得益于他们的盈利,使得其观众人数随声望再度攀升。此外,德甲球队在此期间于国际赛场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门兴格拉德巴赫在1970-71赛季成为德甲首支成功实现卫冕的球队。在随后的6个赛季中,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先后完成了夺冠“帽子戏法”,这项成就在后来只有拜仁慕尼黑(1985-1987年和1999-2001年)可以再度实现。自1969年开始的连续9个赛季中,德甲冠军均被这两支球队包揽。拜仁慕尼黑于1972年迁入为慕尼黑奥运会而新建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与巴伐利亚对手相比,门兴格拉德巴赫自身体育场的观众席位较少,且核心球员总被转售至国外。因此,它在1970年代末已不再具备竞争力。1977年是门兴格拉德巴赫最后一次在德甲夺冠,球队在1999年和2007年甚至遭到降级,拜仁慕尼黑得以在随后的时期继续扩大其德甲霸主地位。
在1978年4月29日进行的一场德甲比赛中,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以12:0战胜多特蒙德,创造了德甲历史的最悬殊比分胜利。而在1976年,比利时球员罗格·范古尔加盟科隆,其转会费在德国首次达到100万德国马克。在随后的几年中,无论是转会费或是球员工资都继续大幅提升。
1970年代是德甲球队在国际赛场上最为成功的10年。其间每年都至少有1支球队进入欧洲三大杯的半决赛,当中共夺得3次欧洲冠军杯(拜仁慕尼黑于1974至1976年)、1次欧洲优胜者杯(汉堡于1977年)和3次欧洲联盟杯(门兴格拉德巴赫于于1977年、1979年以及法兰克福于1980年)。德甲还在1980年的欧洲联盟杯中包揽了半决赛的全部4支球队,这一成就迄今尚无其它国家联赛可以实现。
(1979-1990年)
在1980年代,德甲的观众入场人数再度滑落。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德国球星跳槽至国外球队。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从拜仁慕尼黑转投国际米兰,转会费首次超过1000万德国马克。而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媒体和观众的兴趣转移至网球赛场。虽然国家队在1982年和1986年均进入了世界杯决赛,但其表现仍然缺乏吸引力。为了抵消观众不足和在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场地经常无法进行比赛的影响,自1986年起,冬歇期被延长至8周。
汉堡凭借其当家球星霍斯特·赫鲁贝施、曼弗雷德·卡尔茨和菲利克斯·马加特的出色表现,自1970年代末期起成为对抗拜仁慕尼黑的主角。继1979年首次夺得德甲冠军后,汉堡在奥地利主帅恩斯特·哈佩尔的带领下又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两度折桂,后者亦因此成为德甲最成功的外籍教练。但汉堡的三连冠伟业最终未能实现,因其在1983-84赛季中因净胜球数不及斯图加特而屈居亚军。
拜仁慕尼黑则在1970年代末期经受住了优秀球员出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在新的10年中延续过往的成就。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起,他们不得不面对北部重新崛起的云达不来梅的竞争。由奥托·雷哈格尔执教的云达不来梅在1970年代仍被称为“穷孩子(Kellerkinder)”,甚至曾在1980-81赛季降入德乙,但他们随后很快便升级,并持续位居德甲的积分榜上游。拜仁慕尼黑在此期间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在1986年和1987年赢得了第九座和第十座德国冠军奖杯,从而成为德国足球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原纪录由获得过9次冠军(其中8次在德甲创立前获得)的纽伦堡所保持。拜仁慕尼黑与云达不来梅的竞争持续了好几年,在1985年和1986年冲冠未果后,云达不来梅终于在1988年夺得其第二座德甲冠军奖杯,并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保持强劲势头。
德甲球队在1980年各4次进入欧洲冠军杯(汉堡于1983年夺冠)和欧洲联盟杯(拜耳勒沃库森于1988年夺冠)的决赛。虽然直至1984年都至少每年有1支德甲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但都无法与其在197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相比。 自1990年代初以来,德甲联赛的受欢迎程度日渐增长。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队所取得的竞赛成就(1990年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及1996年第三次夺得欧洲杯),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德甲成为了媒体的目标市场。自普莱米尔电视台于1990年开始对德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后,德国卫星一台也在1年后接管了周六夜晚比赛的电视转播权。
两德统一后,东德足球协会在1991年被并入德国足协。由于东德足球联赛系统与西德的比赛运作类似,汉莎罗斯托克和德雷斯顿迪纳摩得以从东德高级联赛进入德甲。因此在1991-92赛季中德甲临时扩军至20队,其中降级名额将多达4队。二战后首次由统一的德国参与的德甲冠军被斯图加特夺得,它在最后一轮中力压法兰克福和多特蒙德而登顶。
这一时期德甲各队的竞争实力较往年更为均衡,10年中共有5支球队夺得冠军。多特蒙德凭借大手笔投入将尤尔根·科勒尔、斯特凡·罗伊特和安德烈亚斯·穆勒等欧洲杯冠军队成员从海外招致麾下,从而成为拜仁慕尼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除了斯图加特和云达不来梅,凯泽斯劳滕也在1998年夺得德甲冠军,成为第一支及唯一一支从德乙升级后直接夺冠的球队。
在1990年代,德甲球队同样每年至少有1支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其中1次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多特蒙德于1997年)、2次获得欧洲联盟杯冠军(拜仁慕尼黑于1996年和沙尔克04于1997年)以及1次获得欧洲优胜者杯(云达不来梅于1992年)。
卡尔斯鲁厄、弗赖堡和沃尔夫斯堡等一些新崛起的球队在其首个德甲赛季中便获得了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卡尔斯鲁厄甚至在1994年进入了欧洲联盟杯半决赛。而长时间位于德甲的一些传统强队例如法兰克福、门兴格拉德巴赫和凯泽斯劳滕则在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首次降级。 自2000年以来,拜仁慕尼黑共获得了7次德甲冠军。期间也获得过冠军的其它球队包括多特蒙德(2002年、2011年和2012年)、云达不来梅(2004年)、斯图加特(2007年)以及在2009年首次夺冠的沃尔夫斯堡。
这一时期的德甲冠军往往要到最后一轮才决出。1999-00赛季中,拜耳勒沃库森只需在最后一轮战平翁特哈兴便可夺冠,但0:2的失利使其只能将冠军拱手相让给拜仁慕尼黑。更为戏剧化的冠军争夺发生在随后一个赛季,沙尔克04在其最后一轮的比赛结束后错误认为已加冕德甲冠军,但拜仁慕尼黑凭借其补时阶段的进球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冠军头衔。沙尔克04也因此被其球迷称作“心中的冠军(Meister der Herzen)”。2003年8月24日,有“德甲恐龙”之称的汉堡在主场对阵“纪录冠军”,就此揭开了德甲联赛第40年的序幕。同年,德甲开始为冠军球队设立冠军星章。
2005年1月,由足球裁判罗伯特·霍伊泽尔参与的赌球丑闻震惊了德国。然而,受到牵连的赛事仅在德乙联赛、德国足协杯和地区联赛之中。德国足协及德国足球职业联盟随即在丑闻过后设置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用以监测未来不寻常的投注。尽管如此,德甲的观众总人数纪录还是在不断刷新。2004-05赛季的306场比赛共吸引了超过1156万名观众到场观战(平均每场37,781人),这一数字为欧洲五大联赛最高。多特蒙德主场的平均上座率也为欧洲各队之冠,达到场均77,235人。造成观众人数不断攀升的原因是德国为承办2006年世界杯而改造及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体育场,体育场还根据不同的观众需求增加了商务包厢;以及民众对足球的兴趣普遍提高,当中女观众的数量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跨入新千年后,德甲球队随即连续2次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拜仁慕尼黑于2001年和勒沃库森于2002年)及1次进入欧洲联盟杯决赛(多特蒙德于2002年)。拜仁慕尼黑在2001年获得的欧冠奖杯是德甲球队于2000年代唯一一次在欧洲赛场上夺冠。2009年,云达不来梅与汉堡在欧洲联盟杯半决赛中相遇,前者获得了胜利并成为自2002年以来第一支进入欧洲赛事决赛的德甲球队。但在决赛中,云达不来梅战至加时赛终以1:2不敌顿涅茨克矿工。进入2010年代后,拜仁慕尼黑曾分别在2010年及2012年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但均无缘冠军。然而至2012-13赛季,多特蒙德及拜仁慕尼黑成功会师欧冠决赛,由后者时隔12年再度加冕欧洲冠军。德甲也因此成为继西甲、意甲和英超之后,第四个包揽欧冠冠亚军的联赛。
换帅如换刀!德甲保级队有望跻身欧战 错过他的中超劲旅很后悔
2比0战胜奥格斯堡后,柏林赫塔近四战三胜一平保持不败。放眼德甲,仅次于四战全胜的拜仁。得益于四轮豪取10分的出色发挥,一度濒临降级区的柏林赫塔升至德甲积分榜的第九名。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主帅拉巴迪亚当记首功。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无限接近执教中超劲旅泰达。
作为五大联赛的首都球队,柏林赫塔常年被嘲讽为最菜鸡的。想想也是,英超有切尔西、热刺和阿森纳三支实力超强的首都球队;意甲坐拥罗马和拉齐奥两支首都劲旅;西甲的马竞和皇马实力不用说,全都是欧冠的争冠热门队;法甲的大巴黎直接把联赛整成独角戏。这么一看,就属属柏林赫塔没牌面。哪怕新金主温德霍斯特为球队先后注资三个多亿,柏林赫塔也没有崛起的迹象,甚至因为克林斯曼脸书辞职的闹剧沦为笑柄。
眼见于此,柏林赫塔紧急找来了保级经验丰富的拉巴迪亚。参照他近几年的执教成绩,很多人不看好柏林赫塔的成绩,甚至认为有可能降级。谁曾想,柏林赫塔在拉巴迪亚的带领下宛如涅槃重生。德甲复赛后的四轮联赛取得三胜一平不败战绩,唯一的一场平局还是对阵莱比锡红牛。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场平局使得莱比锡红牛彻底退出了德甲争冠行列。
不光成绩出色,柏林赫塔还火力全开,四轮德甲打入十一球。老将伊比舍维奇在这期间实现了连续十五个赛季斩获德甲进球的壮举,成为现役第一人。此前饱受诟病的库尼亚也打入四球,随即被迪马济奥爆料称国米想要签他接班伊卡尔迪。参照柏林赫塔的火爆势头,很有希望争得下赛季欧战资格。 看着拉巴迪亚带队成绩出色,泰达球迷有点感慨:这原本是我们的菜。
三年前,成绩糟糕的泰达同样濒临降级区边缘。时任主帅李林生唯一会做的就是鞠躬道歉。眼看他已无计可施,泰达管理层决定换帅。参照马加特在鲁能的执教表现,泰达也有意寻找一名有德甲执教背景的主教练。一来二去,就看上曾成功率领汉堡队保级的拉巴迪亚。无独有偶,国安当时也持有相同的换教练思路。
等到国安敲定施密特,泰达依然没和拉巴迪亚签订协议,光看媒体各种瞎爆料了。追根溯源,起初是因为泰达给的待遇不高。等到泰达大幅提价后,拉巴迪亚还是拒绝。这一回是因为泰达只愿意提供到赛季结束的短合同,完成中超保级任务再谈续约。考虑到泰达当时的成绩,拉巴迪亚选择了拒绝,随后前韩国队主帅施蒂利克接手泰达。
经过施蒂利克的潜心执教,坚持走德国路线的泰达成绩大有起色。然而,德国老帅已经明确表态再执教一年就退休。这也意味着,泰达再次面临选帅的难题。考虑到管理层尝到了德系教练的甜头,或许下位主帅人选还会是德国籍或有德甲执教经历的,没准就是拉巴迪亚。毕竟柏林赫塔的新金主志在打造欧洲顶级豪门,临时救火的拉巴迪亚却更适合带中小球队。如果届时双方和平分手,泰达真心可以考虑把拉巴迪亚挖来。
德国队克林斯曼的个人资料是什么?
克林斯曼资料 名字: 尤尔根.克林斯曼(Jurgen Klinsmann) 出生:1964年7月30日 身高:1.81cm 体重:76kg 国籍:德国 俱乐部:退役 场上位置:前锋 加入的时间: 曾经呆过的俱乐部:斯图加特、国际米兰、摩纳哥、 托特纳姆、拜仁慕尼黑 荣誉:1990年世界杯、1996年欧洲杯冠军 职务:德国国家队队长 场上位置: 中锋 国家队入球: 108场入47球 世界杯入球:8球 外语掌握能力:英,意,法,德四国语言皆通 家庭: 有着东方血统的香港华裔美国人 血统: 纯雅利安人 出身:面包师的儿子 业余爱好:旅游和一些公益事业 球衣号码:18 简介: 9岁入选取区少年足球队,后来加盟盖斯林根足球俱尔部,14岁开始踢球,20岁正式加入劲旅斯图加特队。1988年被评为联邦德国足球先生,同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了汉城奥运会。1989年以400万马克转会到意大利国际米兰队,1992年以800万马克转会法国摩纳哥队,后转会英国托特纳姆队1年,之后以214万美元的身价加盟德国拜仁慕尼黑队,年薪540万美元。 详尽档案: 1964年7月30日,尤尔根·克林斯曼出生于联邦德国施瓦比亚地区的格平根。父亲经营面包店,家庭清苦,这使得他很小就获得了独立处事的经验。8岁在TB吉根队开始其足球生涯,1974年来到SC吉斯林根队,1978年成为斯图加特青年队球员,1982年克林斯曼成为乙级球队斯图加特踢球者队的主力队员,成为正式的职业球员。1983-1984赛季,克林斯曼以19球成为乙级联赛最佳射手之一,并于1984年转会甲级劲旅斯图加特队,并随队夺得1984-85赛季甲级联赛冠军以及89年欧洲联盟杯赛亚军,克林斯曼本人也成为88年联赛最佳射手和西德足球先生。 1987年克林斯曼首次入选国家队,并在1988年欧洲杯和汉城奥运会中有突出表现,获得88年欧洲杯获得季军。1989年以260万英镑转会至意大利国际米兰队,并在当年帮助球队夺得意甲联赛冠军和1991年欧洲联盟杯赛冠军。1990年克林斯曼参加了意大利第14届世界杯赛,身为主力前锋的他为德国队第3次捧得世界杯作出了突出贡献,克林斯曼也同时入选了大赛的最佳阵容。 1992年,克林斯曼第二次参加欧洲杯比赛,帮助德国队夺得亚军并入选最佳阵容。1992-93赛季,克林斯曼转会到法国摩纳哥队,帮助该队获得法甲联赛冠军。1994年,克林斯曼参加了美国第15届世界杯赛。虽然德国队卫冕失利未能进入四强,他本人却攻入5球带走银靴奖。世界杯后,克林斯曼转会到英格兰托特纳姆热刺队,并被评为1995年英格兰足球先生。 1995年,克林斯曼加盟德甲老大拜仁慕尼黑,在1997年获得了德甲联赛冠军和欧洲联盟杯赛冠军,但是由于与主教练特拉帕托尼不合,于1997年转会到意大利桑普多利亚队。1996年,克林斯曼以国家队队长的身份率队获得英格兰欧洲杯赛的冠军。在为桑普多利亚效力一年后,1997年年,托特纳姆热刺队在英超联赛中濒临降级,克林斯曼重返英伦帮助热刺保级成功。1998年世界杯,德国队由于整体实力下降,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克罗地亚淘汰,克林斯曼的在比赛中共打进3球,结束了国家队生涯。1998年底克林斯曼返回德国拜仁慕尼黑队,为拜仁踢了一个赛季的球后,宣布挂靴。退役后,克林斯曼在美国定居远离足坛,2004年欧洲杯赛后,他接替了前队友沃勒尔成为德国国家队新帅,率队在本土第四次赢得世界杯是这位“金色轰炸机”的最大愿望。德国世界杯宣布不再续约,离开德国队主教练一职.
沙尔克vs不莱梅:今非昔比的两大劲旅 一场技术含量极低的比赛
开头语:沙尔克04对战不莱梅的比赛,如果放在15年前,这或许是一场极具看点的比赛!当时不莱梅是德甲的卫冕冠军,而沙尔克彼时正在大肆招兵买马,有点类似于当时英超的切尔西!在那个时候,这绝对是一场值得期待的比赛,但是放到如今这场比赛却变得有点索然无味。沙尔克04已经各项比赛12场不胜,近四场比赛更是全败只打进一个进球!而不莱梅则是本赛季一直处于降级区,是德甲进球最少的球队,这样的一场对决自然很难引起球迷的兴趣,双方都希望借助对手,实现逆风翻盘。而这一次,蓝色矿工再次成为了保级球队的送分童子,不莱梅的保级大业,因为这场来之不易的3分而变得极具光明。而沙尔克04则基本要与欧战资格说拜拜了。
这场蓝绿大战,由于双方的实力以及最近的状态问题,变得有些枯燥无味,双方的传球成功率没有一个球队能够达到80%以上!从技术层面讲,这显然是一场不及格的比赛,而且本场比赛双方总计传球不超过600脚,而像是德甲的顶级球队拜仁与多特这样的球队,他们自己一场比赛的传球次数都要在620脚上。德甲联赛虽然星味不足,但是战术理念却十分先进。沙尔克与不莱梅却把比赛踢得有点像90年代的英超比赛。我们经常会看到球在天上飞来飞去,双方进行着激烈的肉搏,在中场展开积极的拼杀,比赛被切割的支离破碎,这似乎并不是像一场传统的德甲比赛,而更像是一场英冠的比赛!最终,在一场血战之后,不莱梅凭借一脚世界波1:0客场带走三分。不来梅逐渐看到了保级的希望,而沙尔克04却在连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德甲联赛下半赛季开始之后,沙尔克04仅仅取得了一场胜利,随后就迎来了4平7负的成绩,成为德甲下半程表现最差的球队,尽管在本场比赛前受到了球队的力挺,主教练瓦格纳的命运似乎依然是不明朗。
沙尔克04本场比赛在排兵布阵方面可谓是喜忧参半。后防线上,随着托迪博与卡巴克的复出,球队的选择比较多,本场比赛瓦格纳把阵型再度调回了三中卫,而没有打4231的阵型,在三个中后卫的选择上,托蒂博—萨内—卡巴克的组合应该是目前为止沙尔克所能排出的最强的后防线组合。无论是从技术含量上看,还是从整体的防守能力上看,沙尔克的后防线都明显要优于不来梅,尤其是两翼,年轻的托迪博与卡巴克的首发,可以极大地弥补纳斯塔西奇在的时候拖慢防线整体速度的问题。以一对一的防守能力来讲,卡巴克宇托迪博可以算是目前沙尔克04后防线中防守能力最好球员,而人高马大的萨内顶在中间,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手的高空轰炸。
所以说整场比赛来看,虽然沙尔克04没能赢下比赛,但是在防守中他们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不来梅全场比赛仅仅打出6脚射门,远低于其平均水准,而且只有一脚射门打在球门范围之内,但恰恰就是这一脚打正球门射门,让沙尔克04尝到了失利的苦果,但是总体来看,沙尔克04本场比赛防线球员的发挥算是三条线里面最好的。
而在边路方面,瓦格纳的首发,就很值得商榷了。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让米兰达打到首发左边翼卫的位置,事实上在锋线上派了格雷格里奇之后,沙尔克04更需要的是一个擅长传中的边翼卫,而奥奇普卡显然是沙尔克04阵中最擅长边路传中的球员。反倒是从巴萨租借过来的米兰达,他其实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边路球员,不喜欢下底传中。虽然在控球技术方面更有优势,但是显然他与格雷格里奇并不是一个很搭配的边路选择。
而且米兰达在租借到沙尔克04之后的表现其实并不是十分出色,起码与托迪博相比,他的表现并不能够让人满意,显然他还没有适应德甲的节奏。本场比赛虽然在防守端,米兰达没有太多的失误,但是在进攻端他其实能够给予球队的支持也并不多,反倒是在奥奇普卡上场之后,沙尔克04左翼的进攻逐渐打了出来。
因此,瓦格纳的这个调整并不算高明,格雷戈里奇在上半场几乎很难拿到有效的射门机会!两个边翼卫虽然年薪体力充沛,能上能下,但是两人的传中脚法实在是难以让人恭维,右路的肯尼甚至连一脚传中球都没有贡献!锋线上的格雷戈里奇得到的支援很有限。
而在中场方面则是沙尔克04本场比赛最为头疼的。事实上,当初主打4231的沙尔克04拥有一套不错的中场组合,前腰阿里特能够传出一些威胁力不俗的直塞球,拖后后腰西班牙人马斯卡莱尔拥有着非常不错的接应传球意识以及防守能力,再加上新晋的德国国脚瑟尔达,体力充沛,冲击力好,拥有者成为不错,B 2B中场的潜质,这三人的组合,让是沙尔克能够在上半程保持在欧冠区的重要原因。
但是本场比赛三人没有一个都不能够上场,这让沙尔克04的中场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窘境。事实上,本赛季沙尔克04在联赛下半程进攻便秘的主要原因就是源自于中场很难传出有威胁的球,给锋线足够的支援,而如今仅有的几名实力不俗的球员也都不能上场,让沙尔克04在攻守两端都难以发挥!面对保级区球队不莱梅,沙尔克的控球率竟然还不如对手,传球次数也比对手少了近150次,这样的表现确实难以让人恭维,而究其根源,正是伤病摧毁了沙尔克的中场,让这支德甲劲旅不得已只能打一些简单的长传冲吊。
当然即便是在沙尔克中场完全齐备,可以给锋线提供到足够的支援的情况下。本赛季沙尔克的锋线球员在临门一脚上表现的也是极差的,尤其是在中锋的位置上,进球最多的是土耳其小将库图库,但是他仅仅是球队的替补,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场首发的经历,进球数也不过是3球而已!而比较常用的两个中锋, 无论是博格施塔勒,还是格雷戈里奇,这两个奥地利国脚都难以承担起为球队攻城拔寨的重任,到目前为止两人合计仅仅打进1球,表现实在难看! 堪称灾难级的攻击线,让沙尔克04即便是在人员齐整的情况下,也只能够依靠阿里特与瑟尔达两个中场完成终结进攻的任务。目前两人合力打进13球,几乎占到了全队进球总数的一半,但是一支只能够依靠中场甚至是中后场球员进球的球队,他的进攻的确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总结沙尔克本场比赛首发的时候,可以看到,虽然后防线由于人员的回归,让沙尔克04的防线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中场方面,常备主力几乎全部因伤不能上场的情况下,沙尔克04无论是在持球推进,还是在给锋线传球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问题,再加上一条不给力的锋线,沙尔克近四场联联赛第三次被对手零封,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不莱梅这边。球队首先是在阵型上做了比较大的改变,过往不莱梅最喜欢打的是433或者是4231这样的阵型,偶尔也会打三中卫,但是本场比赛球队把阵型改成了4312。这个阵型对于不莱梅来说,并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本赛季不莱梅首次在联赛中获胜,正是采用了这个相对集中于中路攻防的阵型。
在后防线方面球队似乎是看准了沙尔克04中路进攻组织方面不利,只能够打边路传中找高点的劣势,因此在后防线的人员派遣上,更多的还是采用了身材比较高大的球员。芬兰中卫莫伊桑德是球队的绝对主力,轻易不能动的情况下派上了中卫中身高唯一超过1米90的朗坎普,而在边后卫的位置上只保留了捷克老将塞拉西一个速度型的球员,在左边路球队选择把打中后卫的弗里德尔移动到左后卫的位置上,而没有派上瑞典国脚古斯丁松,这样就保证了球队整体后防线上的高度能够去对抗格雷戈里奇的身高。
在中场方面,自从沙欣被弃用之后,球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一个后场的出球核心。在冬季,不莱梅引进了霍芬海姆队长福格特,这个引援可以说是比较及时的,虽然弗格向前传球的能力不如沙欣,但是身高达到1米94的福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拖后后腰,虽然在对方禁区前沿很难给予到球队帮助,但是在己方禁区前沿,福格特确实是一道铁闸,而在攻防转换的时候,福格特无论是接应传球的能力还是转移球的能力都能够极大的帮助到不莱梅。尽管本场比赛没有直接的进球与助攻,但是福特依然是全场比赛的最佳球员,他在攻防两端成为不莱梅能够取胜的绝对核心力量。
在攻击线上,不莱梅舍弃了传统的两翼齐飞的战术,而是采用了一种倒三角式的三叉戟组合。球队最有利的进攻点依然是7号拉什卡,比当古的进球也是得益于拉斯卡的助攻。但事实上,作为不莱梅边路最强爆点的拉什卡,本场比赛在沙尔克后防线的紧逼之下,发挥的并不好。过往场均可以达到2次成功过人的拉什卡,本场比赛在面对卡巴克与托迪博的防守中没能够完成一次成功的过人。
事实上不莱梅整体的进攻并不流畅。不过阵型的调整确实是让不莱梅在中场构筑出了一条非常强悍的防守线,而比当古除了进球之外,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在进攻中能够威胁到沙尔克的不莱梅球员,更加熟悉前腰位置的比当古,本场比赛在两个肋部都有比较大的活自由度。这让他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沙尔克中场的推进速度最有威胁的点。
总体来看不莱梅,今天排出的阵容既是球队眼下的最强阵容,同时在部分轮换位置的调整也相当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虽然不莱梅整体的实力不济,尤其是在中锋菲尔克鲁格赛季初就因伤报销的情况下,球队的进攻打的其实并不好。但是他们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现有人员的配置,排出了一套相对针对性更强的首发阵容,并且在战术运用上也比较合理,最终拿到了本场比赛的胜利。
在进攻端,本场比赛沙尔克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中层上面,首发中路的搭档舍普夫与麦肯尼,整个赛季下来两人没有送出哪怕一次助攻,而在传接应传球方面两人也很难帮助到球队。在少了瑟尔达这个球队第一射手之后,沙尔克第二梯队的进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没有阿里特,球队在中路又没有办法传出有渗透力的传球;马斯卡莱尔的缺阵让沙尔克连最后的控球全都丢掉了。在中场的对决当中,沙尔克04完全败给了不莱梅。
当然从球员的个人能力上来说,沙尔克依然优于不莱梅的,尤其是锋线上的卡利朱里与马通多,在边路其实还是可以给不莱梅制造一定的麻烦的。但是鉴于不莱梅两个边翼卫在下底方面的能力确实太差而,中锋位置上的格雷戈里奇又不靠谱,因此沙尔克并没有办法给两个能力相对较强的边锋提供出足够的战略纵深和突破空间,不莱梅可以很轻松地收缩防线。
全场比赛沙尔克的两大主力边锋没有一次成功的突破,这一方面是不莱梅本场比赛防守做得不错,另一方面确实也是因为不莱梅道防线收缩太紧,仅在两个禁区肋部部并没有给沙尔克的边锋提供太多的机会。
沙尔克唯一能让人感到亮点的地方在于下半场比赛的后半段,边锋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两个边翼卫开始直接连线。犹如我们上面截图中看到的那样,有左路的米兰达直接传给右后卫肯尼,倒是创造了一些机会,但是沙尔克临门一脚的能力还不足以把这些机会转化为进球,他们缺乏远射高手。
所以我们在总结沙尔克本场比赛的进攻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太多可以着重介绍的地方。球队就是简单的打边路传中,但是成功率还不高,虽然在拉曼上场之后,沙尔克在边路有了一定的活力,但是此时不莱梅采用了较为野蛮的犯规战术来阻止沙尔克边路的突破,虽然拿到了几次位置不错的任意球机会,但是沙尔克还是毁在了门前终结这一下。
因此中场三大主力的缺阵,让沙尔克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而简单的边路传中战术,又因为奥奇普卡的缺阵变得效果不佳,所以沙尔克,在个人能力占优的情况下,依然拿不到什么太好的射门机会,全场比赛尽管有12脚打门,高于他们的平均水准,但是只有两脚打在门框范围内,威胁确实不大。
不莱梅堪称德甲联赛上半程表现最差的球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保级区之内,还因为他们上半程在德甲所有球队中进球最少失球最多,但是近三场比赛不莱梅2胜1平拿到七分,更为关键的是球队在这三场比赛中一球未丢。这其中不乏有面对门兴这样的劲旅的比赛,这并不是因为不莱梅防线上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主帅菲尔特延缓了比赛进攻的节奏。总之看现在不莱梅的比赛,就是一个字——慢。
从复赛之后不莱梅很明显的延缓了球队进攻的速度。关于这一点,通过不莱梅近三场比赛他们的射门数字就可以体现得非常明显。近三场比赛不莱梅,只有一场比赛的射门数高于10次,但是也低于其也低于其联赛的平均水准12.8次,其余两场比赛的射门数字都在10次或10次以下,尤其是本场面对沙尔克,他们全场比赛仅仅6脚射门,没有绝好的机会不莱梅在进攻中绝不会轻易的用射门终结自己的进攻,不轻易的丢失球权,这是不莱梅在进攻中坚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用这种略显拖沓的方式去进行比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沙欣的缺阵,不莱梅现有的中场人员基本上已经不具备了向前出球的能力,而高大的福格特在中场可以保证球队有效地护住皮球,但是福格特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作为攻防转换核心的话,如果再继续打快速的进攻方式,很明显符合特质不适合的;第二方面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那样,不莱梅由于防线上球员整体水准过低, 如果想改善球队的防守,最容易实现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的减缓对手的进攻次数,这也是不莱梅为什么要延缓进攻节奏的重要原因。
当然慢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就是在阵地战当中,球队肯定是要慢下来,但是不莱梅本场比赛打的是4321的阵型,在中场线防守兵力是足够的,而这也是不莱梅本场比赛重点攻击对手的区域。关于这一点,通过上面不莱梅本场比赛的热点图,我们就可以看到球队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正是中圈附近!
而不莱梅的那个进球正是得益于在这个区域上进行了抢断,形成的快速反击。一旦沙尔克的中卫负责持球推进的话,那么不莱梅肯定会要在这个位置实行紧逼防守,试图打沙尔克防线的身后。本场比赛由于拉什卡被限制得非常厉害,所以说这样的进攻方式已经成了不莱梅主要的套路。
而除此之外,唯一还能够给沙尔克制造一定威胁的就是比当古,或许是之前看了沙尔克与多特的比赛,沙尔克克在肋部空间防守方面其实做得并不好,因此不莱梅让比当古频繁的在这两个位置出现负责组织传球,给了沙尔克一定的压力。
所以我们总结不莱梅本场比赛进攻的时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拖,尽可能地把比赛节奏给拖慢,然后在中场中圈附近利用球队阵型的优势给对手施压,制造快速反击的机会,这也是不莱梅本场比赛能够拿到3分的重要原因。
从整场比赛来看,双方似乎都把重点放在了防守方面,由于双方都缺乏能力比较出众的中场球员,所以说两队都没有,在中场做过多的纠缠,基本上进攻结束之后就迅速地退守到自己的本方禁区来进行布防,这一点在沙尔克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
正如上图表现的那样,沙尔克克在禁区前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而即便是在远端的防守弱侧也时刻保持着警惕!这让本就实力不占优势的不莱梅很难在沙尔克的防线当中寻找到漏洞,所以说在阵地战中,不莱梅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去攻击到沙尔克的球门。
另外沙尔克,在退守当中的防守阵型其实保持得非常不错。这也是为什么本场比赛拉什卡没有什么突出发挥的重要的原因。就像我们上面截图体现的那样,在防守当中,沙尔克后卫的阵型保持得非常的稳固,并没有让三中卫阵型,在边路防守力量不足的这个弱点体现的太过明显,而且在对对手的持球人的压力方面给的也很足,基本上是两人的包夹防守的态势。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让无论是不莱梅的传球质量还是接球队员对于球的处理都会极大地受到影响。
但是沙尔克依然没有做好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回防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似乎因为把纳斯塔西奇排除出主力阵容之后而得到很有效的解决。下面图就是在丢球瞬间我们截取的双方站位图,虽然在阵地战当中,沙尔克04防守时候兵力足够,但是一旦落入到反击战当中,整体防线过慢的沙尔克,在人数上并不能够占到优势。
就以这个进球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沙尔克在禁区前沿只有三名队员防守,是与不莱梅的球员是对等的,而在远端不莱梅还有一名球员随时能够插上,在沙尔克防线的弱处形成机会。如何提升自己防线在快速攻防转换中的回防速度,或许是沙尔克在防守当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莱梅在本场比赛,运用相对密集的防守和足够高的后卫线的高度抑制住了沙尔克04比较喜欢打的边路传中的战术。而整场比赛除了防线收缩的够紧之外,不莱梅还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球队以前在防守中经常出现盯人不盯球的情况,至少不莱梅的防线,很多时候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也不能够有效的阻止对手进球。
但是在本场比赛中,他们在盯人与盯球的结合方面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并没有给到沙尔克,在这方面有太多的机会。当然,这也基于沙尔克本身在进攻当中由中场主力的缺阵,使得他们很难组织起小范围的配合,只能够依靠球员的个人能力去突破不莱梅的防线。
而在下半场换上拉曼之后,虽然不莱梅的防线经受了极大的考验,但是他们此时用较为凶狠的犯规抑制住了沙尔克在边路即将兴起的攻势。而在定位球的防守当中,由于后卫线的身高足够,也没有给到沙尔克太多的机会。
所以纵观双方本场比赛的防守,因为在防线上投入了足够的兵力,所以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打出来。而沙尔克没有解决好防线,在攻防转换当中回防速度过慢的问题,让不莱梅抓住了机会。不莱梅这边则是解决了防线当中盯人不盯球的问题之后,没有给到沙尔克太多的机会。总体看来,不莱梅本场比赛的防守做得要比沙尔克更加优秀。
总结:沙尔克继续着自己的连败,而不莱梅则在三场比赛中拿到了7分,保级的曙光已经展现。两支昔日的德甲劲旅尽管排名有所不同,但是不莱梅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之上,而沙尔克对于瓦格纳的信任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蓝色矿工的问题,似乎并不是随着主力伤愈复出就能够得到解决的。沙尔克人的路究竟在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关于“德甲劲旅保级队阵容”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