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无战争织田阵容怎么搭配”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不可以,但是可以和其他搭配。
高配灼烧流:关羽+织田信长+善德女王(玛丽一世)
推荐思路:织田信长的技能相比西奥多拉或者玛丽一世施加灼烧状态更稳定,同时可以把玛丽或者西奥多拉换成善德女王,触发东方英魂命运。
该阵容搭配下,善德女王利用技能对己方施加减伤、免疫以及净化的效果,提高主动技能的发动概率,并对敌方添加嘲讽、禁疗且增加所受伤害的负面效果。织田信长自带对敌方施加灼烧技能的技能天下布武,配合拜占庭喷火器,能对敌方添加持续灼烧效果,关羽搭配二者,能提高发动自身技能的概率,在得到灼烧的先决条件下,能有效发动两次高额物理攻击,在织田信长同样高额的战术伤害加持下,覆手之间便可碾平对手,副将技能推荐如下:
善德女王:S级铁浮屠阵、瑞士卫队,西班牙大方阵、斯巴达的壁垒、预备兵动员令、十字军喻令、迦楼罗之羽、A级设置拒马、焦土作战,其余同上。
织田信长:S级阿金库尔之焰、策反敌将、龙骑兵列阵、战争之王等,A级技能燃火长矛、佣兵攻击、发射火矢、炼金炸弹轰击等。
当敌人处于灼烧伤害之下,关羽发动技能后能在同一回合内给予敌人满级伤害率达到700%左右的物理伤害,在其本就不俗的力量面板下,首回合后伤害十分惊人,所以关羽适合作为队伍输出核心去培养,结合灼烧机制,衍生出强大的“灼烧流”玩法,但关羽作为主将身板较脆,灼烧流对竞技向的发展方面可能略低,需要搭配坦侧控制类英雄。
信长之野望12地方模式尾张的统一织田家怎么统一
如果是初期可以守城,但后期千万不要守,死没的超快...
我的话是在桶狭间时在尾张和骏河两国的交界处造一个武家町,周围都造铁炮橹。我发现只要在那造就会因为铁炮橹对道路的封死而阻挡今川前进(是真的,造的地方一定要把那一点路堵死)。结果今川打了几次都在那被卡,必须要拆完防御才能前进,但因为电脑AI很蠢,不太担心....只要记得多用计谋,并配有能成功的奇袭,灭今川还是可行的(除非太原雪斋在今川队里,那家伙100%识破奇袭)。或者今川被卡,派人去强打他,也稍微可行(对自己损伤较大)。
对付武田氏就难办了....如果能用奇袭就用奇袭吧,最好不要和他硬碰硬,他的骑马不是吹的,超牛。只要前期和国人众签订关系,应该没问题(要是他也签了就大危机了。反正就是一定要签,签了看能不能请求国人众打他,能请就请)。对付前期的武田守城比较好,骑马只是攻击高,但破坏力差...在人才上唯一能抗衡的就信长和胜家,森可成可能有用...反正再找同盟就对了,凭借自己的地理和各方面关系,可能持续个2、3年没问题。所以楼主要在无战争期挖人才和发展军事、经济。大不了和他玩持久战,看谁军粮多(楼主一定要踢掉废物啊,不然浪费钱)
给你一篇攻略吧(十分感谢原作者,出处忘了)
革新55年织田速攻流战略战术概略
kesin
--------------------------------------------------------------------------------
虽说是战略战术方面的讨论,但与内政、技术等也是息息相关。简单提几句吧。内政方面,概括起来就4个字,造市买粮。由于来不及获得二期作、灌溉等技术,水田的优势完全丧失,故而选择性价比更好的市。
技术方面,那些试图以骑兵统一的实践派现在似乎都已经消声匿迹了,偶就说一句,足轻才是速攻的王道。因此要研究的就是割苻、草鞋、三间枪、军太鼓、十文字枪(金碎棒可以交换获得),其他的技术随便弄吧。有结盟的话可以考虑交换水军和弓技术。
切入正题。先说说战略。整个统一过程就如同一颗种子长成大树。清州城就是那个种子,然后向东西方向极限延伸,形成树干。最后向南北方向长出枝叶,占领全地图。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南北方向的扩张基本上对统一没有大的影响,如果锋线部队需要选择进攻方向,东西方向应该是首选。整个统一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开局、消灭武田、急速狂飚。
第一阶段:开局。时间大致为55年5月-56年8月。该阶段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钱粮。因此,这一阶段的宗旨就是用尽量少的部队获得更多的资源。目前一个比较好的流程是:一开始就邀请斋腾攻楼洞,同时用包围的办法rush雾山,在56年8月能拿下两城。9月即发生今川上洛剧情。这时有两个选择,1是奇袭今川后主力由雾山出发攻筒井、再取界港、岸和田。2是不引发奇袭,在清州全歼今川军后顺势夺取冈崎、骏府。但是由于第二阶段攻略重点是武田,方案2有先发枝叶之嫌。另外方案1还可以在德川独立后邀请其攻击滨松和骏府,节省我军军力。在此期间还可以邀请斋腾攻击观音寺并占领。随后邀请其继续攻击深志,7月份斋腾粮尽回到稻叶山,8月发生义龙谋反剧情,换月前轻松攻取稻叶山。开局时间划分在这里不仅因为同盟结束,而且此时换季后为秋季,有一次粮食丰收,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军粮问题。也因为这一问题,开局阶段大家的进展不会有太大区别,打的较好的人即使还有别的地方想去打也会因为军粮限制而放弃。那么随后的第二阶段就真正开始考验你速攻的能力了。开局阶段应该完成割苻与草鞋的研究。从56年2月开始为宜,早了影响经济发展。比如草鞋需要6000金(其中要建6个学舍),如果先用6000金造30个市显然更有利。开局阶段可以占领大约7-8个本城,1-2个港口。
第二阶段:消灭武田。时间大致为56年9月到57年5月左右。这一阶段的目标之所以定为消灭武田,是因为经过第一阶段的扩张,内政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军事需要了,而本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战武将的缺乏。武田强大的家臣团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阶段和前一阶段战略思想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要集中重兵迅速摧毁敌人的抵抗并保持己方战斗力。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先给出一段日志:
--------------------------------------------------------------------------------
56年9月
10日,光秀+秀长(青瓷松本,处断安宅后获得)+利家研究三间枪
11日,邀请德川攻击骏府。
22日,稻叶山,信长+簗田+他1名/足轻13500/混乱+鼓舞+枪衾,向深志出阵
27日,稻叶山,猴子+柳生+他1名/足轻5500/骂声+鼓舞+枪衾,岛清兴+他1名/足轻5500/骂声+枪衾,柴田+百地+他1名/足轻5500/骂声+鼓舞+枪衾,向深志出阵(兵力1w5)
28日,界港,泷川/铁炮2000/早击,佐佐/铁炮1800/早击,他1名/铁炮1700/早击,森田+他1名/足轻8000/齐射+鼓舞,向宇多津港出阵(兵力4k5)
56年10月
攻击中
56年11月
15日,宇多津制压
18日,宇多津,泷川、佐佐、稻叶、小六/5k+3k5x3/向胜瑞(守军5k4)出阵,包围。
25日,滨松港5k2军势向骏府(守军7k6)出阵。
56年12月
22日,深志城制压
同日,深志城信长、猴子、胜家、岛清兴、柳生、百地等8人2w6军势向踯躅琦(守军4k7)出阵。
期间雾山、清州、稻叶山兵力运向楼洞,筒井、岸和田、观音寺兵力运向界港。
57年1月
3日,武田岩付城8kx2军势增援踯躅崎(都是统率才60几的带队,汗)
26日,胜瑞城制压。
57年2月
16日,三间枪获得
18日,踯躅崎馆制压。
同日,胜家奇袭敌前队援军,信长、猴子、岛清兴、柳生、百地等7人2w军势向岩付出阵(守军7k4)
--------------------------------------------------------------------------------
大家可以看到,在军力绝对占优时可以在落城当日就继续攻击前方城池。在上述日志中,在踯躅崎馆的2w3(包括奇袭的3k)的士兵抵达岩付城开始攻击时,之前攻陷的深志已恢复伤兵约9k,踯躅琦恢复伤兵4k,这些后继兵力可以几乎在岩付落城同时又运抵岩付,这样前线兵力仍然保持在3w左右(实际上,因为下一攻击目标箕轮城处于深志和岩付的两路夹击之中,那么深志的兵就不需要移动)。可以这么说,这一路的3w兵只要有足够的军粮,可以不休息一天,一路打到虾夷去。统一时间=行军时间+攻城时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用骑兵根本无法达到这一效果,既需要补充损失的马匹,攻城速度也远不及足轻,行军节省下来的那点时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更何况骑兵技术的获得远远慢于足轻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bobbynin首创的围城后激励运输队这一战术的支持下,微弱优势的攻城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攻城时间就不如绝对优势兵力来的快了。这一点放在后面谈到战术时再详谈。但是,如果像第一阶段那样,攻城后剩余兵力不足5k的惨胜,那么还不如不打,还是老实呆在原处等后方运兵的好,因为等伤兵的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在此阶段还可以灭亡三好家、今川家等拥有强力武将的大名。
第三阶段:急速狂飚。时间为57年6月到统一。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现在应该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了。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尽量更早的开辟更多的能一往无前的战线,标准就是像前面日志中说到的那样,作战后无需任何修整。部队出征了就不应该再走回头路,像第一阶段那样先北上打楼洞城,完了又把兵力南调回稻叶山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一阶段你要作的就是计划好各路大军的行军路线,等着统一就行了,这期间需要善用降服,随时注意哪些势力可以劝降,减少攻击时间。
下面说说战术上的安排。
首先是部队战法的选择,如果是强攻的话,最重要的就是鼓舞和混乱,再带上其他的一些攻击战法。因为在鼓舞状态下部队攻击力上升,斗志增加的速度也更快。但是1.01和1.02版的鼓舞不一定能每个部队都鼓舞到,所以需要s/l。混乱对着智力最低的部队放,敌混乱后无法攻击,且受战法伤害加倍,是节省攻城时间的利器。需要注意的是,鼓舞和混乱两个战法最好不要放在同一个部队上,因为混乱需要的斗志较高,需要另一部队的鼓舞才能更快放出,再给他安排一个鼓舞战法就浪费了。另外在此纠正一个错误观点,认为速攻流靠的是不断s/l出连锁和暴击。根本那个没必要,在我3w军攻深志的时候,攻城时间就20天,平均每支部队放2个战法就落城了,有没有连锁和暴击也就3天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连锁和暴击可能就在初期用少量兵力攻城时作用比较大一点。
出阵部队数量的分配。电脑的攻击是集中于第一只进入其攻击范围的部队的,因此第一只部队数量应该比后续部队多(多多少则需要估算一下本次战斗大致损失),然后他也应该比其他部队早出阵2-3日。此外,在高统率武将够用的情况下,应该分更多的部队,以便多放战法,但应保证每只部队都不会被击溃。
包围和奇袭是速攻战中最常用的两大战术。在我军军势微弱占优时,可以将敌城中迎击部队歼灭后包围敌城(守军少于8k时电脑不会迎击,但可能出奇袭,特别是打有高统武将的城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从而获得城中兵力充实自己。但是这样做落城后部队士气非常低,无法继续出阵,解决的办法就是编一个运输队,然后激励2-3次就好了,也就花个5天时间,非常值得。不过,并不是包围就一定好,以我打深志时的经验来看,3w军强攻只需20天而包围却需要30余天,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呢,我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宜用包围,1是攻击兵力不足,2是落城后需要兵分两路(实质上还是兵力不足)。在攻击兵力过剩时则应该强攻,节省攻城时间。围城时可以搭配骂声战法,只要你的部队处于城门位置,无论他是否在攻击,都算围上了,所以战斗方针不一定要设为包围,不过一定要看到xx城完全包围的提示,否则应该适当调整部队位置。
在速攻流中,奇袭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一般来说,攻击有多个本城或有盟友的势力,他们会有援军前来,普通的做法是等他们进入即将被攻破的城中,然后围歼于城内。但是速攻流是没时间等的,而如果迅速破城眼睁睁的看着敌军又缩回原先的据点实在是心有不甘。奇袭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只需派1-2队奇袭阻住敌援回撤,主力继续从城内出阵,即可将援军歼灭于野外。另外,敌军回撤时是无视周围部队的,如果能造成衔尾追击的效果更好,我军几乎不会有任何损失。当然,如果下一个攻击目标守城兵不多也可以全军都用奇袭出动,更节约时间。另外利用奇袭还可以转移主力部队。比如开局时义元上洛,而我军主力现在应该在雾山方向,如果想采用方案2,就应该用奇袭把雾山的兵力调到清州去,方便快捷。
也欢迎楼主到我们信长の野望吧讨论(/f?kw=%D0%C5%B3%A4%A4%CE%D2%B0%CD%FB&from=ucenter)
武田家熟读孙子兵法,为什么会败给织田家呢?武器是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还是说,武田家没有读懂孙子兵法
熟读孙子兵法的信玄老爹在路上病死了,总指挥病故,这个和战术武器什么的一点关系都没,运气不好而已。
胜赖无视家臣反对在长筱与织田决战,根本就是钻到织田的圈套里去了,兵力上织田德川联军又有优势。战术兵力上都败了,胜赖不败才是问题。
其实武田家家臣看懂了没用,家主年少轻狂,拦也拦不住╮(╯_╰)╭
尾张傻瓜织田信长和老乌龟德川家康联手为什么还是输给了武田信玄
首先,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并未真正的一起集结部队对抗武田信玄。武田信玄开始上洛,第一个目标自然是德川家康,亲率3万大军出征,其中甲斐骑兵精锐“赤备”更是甲于天下。而织田家仅派出佐久间信盛, 泷川一益率援军3000支援德川家康,信长此时处在浅井、朝仓、一向宗、本愿寺四面包围之下, 自己的兵力捉襟见肘, 能派出3000人, 已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了。三方原合战爆发,德川家康中计,被武田信玄引出滨松城,惨败而归,若不是武田信玄暴病而终,德川家康早已切腹自尽。
其次,终其一生,武田信玄的黄金岁月都花在了与“宿敌”上杉谦信的争斗中。除了冬天因为大雪封山的缘故,只要武田信玄出兵攻打其他势力,上杉谦信马上便会发兵信浓,攻击武田后方。上杉谦信此人十分注重名誉,虽然当时足利幕府已名存实亡,但上杉谦信仍对幕府怀有敬意。若不是足利幕府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出面调停,上杉谦信决不会与武田信玄停战,接受盟约一同对付织田信长的。如果武田信玄未在三方原暴毙,织田信长被灭,上杉谦信只要不死终究还是会把进攻矛头指向武田信玄。
最后,当时日本各地势力已经开始趋向于整合,岛津、毛利、长宗我部、北条以及后来崛起的伊达,这些势力都够武田信玄喝一壶的了,对于当时已经52岁的武田信玄喝一壶的了。
综合以上观点,即使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没有死,日本也很难会被武田信玄统一。
PS:提醒下一楼的网友,伊达政宗生于1567年,三方原之战时才6岁,距离他继承家业还有12年,24岁时伊达政宗才算称霸奥州,按照但是日本人的平均年龄武田信玄很难等到那一天。
如果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联手打得过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联手吗
楼上几个人别胡说,织田和德川在鼎盛时期领地没武田和上杉多啊?你们脑子都有问题吧,织田最大版图600万石,武田最多才100万,上杉上洛期间最大,不会超过150万,德川的鼎盛时期不知道楼主指的是什么。德川最后统一战国,那鼎盛时期有700万石呢。。。。就算按照信长去世1582年来计算,德川也有60万左右
还有提醒楼上几位,不要搞个人崇拜,战争不是单挑。
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不是神
织田德川更不是废柴,再加上楼主所说有毛利,小早川,吉川,岛津,长宗,伊达这些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我们就算前三个人是一家以120万记,岛津以70万计,长宗以40万记,伊达以60万记,那么总实力是950万对250万,按250人一万石计算是近24万人对抗6万多人,而且前者肯定偏小,后者肯定偏大。
我再重复一遍,战争看的是总实力,不是主将一个人在闪光!
武田上杉都算不上军神,远远算不上,我们即使退一万步,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能力要比织田联军所有将领的能力都强(本身这就不可能),那么将领能力的差距绝对会被军队数量的差距所淹没,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人海战术决定一切
更何况,织田家作为织田联军的主力在鼎盛时期已经完成兵农分离,军队是职业军人组成的,而后者的军队几乎都是农民,没有可比性,更别意*什么所谓的甲州赤备越后骑兵,本身日本封建时代就不存在真正的骑兵,充其量武田上杉的军队是一群精干勇猛的农民
其实,信玄死在上洛途中才为他保住了名声,因为即使信玄不死,武田家也夺不了天下,最终必会失败,所以说,信玄的死恰好为他个人事业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为在此之后,武田家注定杯具
二楼你别孤立的看问题,你说的是三方原之战吧,那场战争时织田信长受困于信长包围圈,只出兵2000也没派什么名将。而武田则处在极盛时期,而楼主说了,是双方都处在极盛时期。所以你说的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无战争织田阵容怎么搭配”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