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雷神激化队阵容搭配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神可以搭配草队,因为雷神不仅能进行持续的雷元素输出,还能让整个队伍的充能循环更加顺畅,所以搭配草队,既可以打出雷草元素之间的激化反应,还能提高草元素角色(比如纳西妲)的充能效率,所以雷神可以和草队搭配。
《原神》雷神国家队阵容是:优_、雷神、罗莎莉亚、钟离/班尼特。
此为优_的完全体阵容,优莅自身的输出是极其依赖大招的,雷神能同时配合优莅打超导,同时能增加优拉大招的伤害以及给优拉提供回能。
有了雷神的回能,优莅的大招能轻易循环使用(不过因为雷神E技能协同攻击的特点,想吃到双冰的元素共鸣效率是不太现实了)。阵容还是需要罗莎莉亚的充能的,不然就优莅-个冰系角色,靠靠神的那20多点回能还是不够的。
雷神国家队养成攻略
雷神的作用主要是两点,其一为E技能提高队友的大招输出,其二为Q技能为队友进行充能。在解锁二命后,还可以增加站场的输出作用。
武器:
五星推荐:_草之稻光、天空之脊、和璞鸢。
四星推荐:渔获、西风长枪。
圣遗物:
绝缘四件套。绝缘套和雷神的适配性极高。其他圣遗物搭配与绝缘差距较大,故不建议。主属性选择,充能沙漏、攻击杯、暴击爆伤头。
天赋:
E的元素爆发加伤和Q的输出都非常有用,平a没必要点。
加点建议1/6/6→1/9/9。
原神国家队
原神国家队有两种,一种是雷神国家队,一种是草神国家队。
1、雷神国家队
雷神、班尼特、行秋以及香菱组成。
雷神的大招有着超高的爆发伤害,在队伍状态都满的情况下,能让整体伤害出现一个短暂的高峰,怪物的血量骤然减少,让人看着就很舒服,不过需要把控好时间以及队伍的元素充能,不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疲软期,需要等待技能转好之后,才能再次打伤害。
2、草神国家队
草神、久岐忍、行秋以及菲谢尔组成。
草神稳定挂草,能让反应不会中断,而久岐忍两命之后也能做到雷元素全场覆盖,行秋提供水能一直触发绽放,菲谢尔和久岐忍搭配,让超激化根本停不下来,伤害不俗,不管是对单还是对群都有不错的表现。
不过草神国家队的伤害过于稳定,不会出现突然的大额伤害,这在面对一些多动怪物以及输出间隔时间少的怪物时有些力不从心,不能直接秒怪。
其他强势阵容推荐
1、神里永冻队(神里绫华、申鹤、万叶、心海、莫娜、罗萨莉亚、迪奥娜)
神里永冻队就是以神里凌华为输出核心的阵容,不过由于该阵容的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着很多的替代角色使用,虽然整体的实力很不稳定,是根据角色的强度而判断的,但是在强度上是极高的,并且拥有的角色实力越强那么整体的输出能力就越高。
因此这里的队友选择上有着很多的选择,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搭配,当然最强的还是属神鹤万心四个五星角色组成的最强阵容。
2、万达国际
老牌强队屹立不倒,满屏的数字极致手感,反应队的极致——回血、聚怪、能打单能打群,班香的强强联手配上,高频挂水的达达利亚,整套下来队伍提供极高的蒸发反应的触发率,用起来就是满屏的数字。
原神雷电将军配队指南雷神怎么配队
原神雷神怎么配队?部分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下面一起来看看原神雷电将军配队指南吧。
原神雷电将军配队指南
队伍搭配
雷神是一个功能性极强,不仅给队伍角色提供能量恢复和增伤,同时自身也具有极强的爆发能力,目前最强的速切主C。百搭角色,下面分享最常用的阵容。
雷神+班尼特+行秋+香菱
雷神国家队这套阵容非常好用,深渊必备,性价比超高,雷神E技能可以协同队伍其他角色攻击,同时提升大招的伤害。班尼特、行秋和香菱在大招释放时,可以给雷神叠高愿力层数。而雷神大招梦想一心近战攻击又能给班尼特、行秋和香菱恢复元素能量,相互影响,相互增伤,能不起飞吗。
班尼特大招增伤和回血,行秋挂水、减伤和后台输出,香菱挂火和后台输出,雷神开大招打输出。
雷神+九条裟罗+万叶+班尼特
核爆体系,这套阵容要求相对比较高,雷神最好是2命,九条最好是满命,万叶0命、班尼特1命。
雷神主C打大招爆发,其他三个角色主要负责增伤辅助,万叶可以增加近40%的雷伤和减40%雷抗性,满命的九条可以增加60%的爆伤和800左右的攻击力加成,班尼特大招增加攻击力也有1000多。雷神奶香的一刀几十万不在话下的。
操作手法:雷神开e,班尼特q,万叶qe,九条qe,雷神q并重击输出。重复以上循环便可持续输出,注意要站在班尼特大招范围内输出,雷神也一定要吃到九条e技能的BUFF加持。
雷神+草神+夜兰+钟离
这阵容雷神可以打超激化和超绽放,草神和夜兰后台输出,夜兰也可换行秋,钟离套盾,钟离也可换班尼特/万叶。
其他搭配:就是雷神打增伤充能副C,或者速切双C流
如:雷神+优_、雷神+公子、雷神+宵宫、赛诺+雷神+草神等等。
好了,今天关于“雷神激化队阵容搭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雷神激化队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